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西城区检察院)召开民间文学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总结推进会,西城区教育委员会、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什刹海小学、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民俗协会的相关领导及“北京建城传说”和“什刹海传说”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会议。
西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助力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于2024年8月开始,先后走访“北京建城传说”和“什刹海传说”的多位民间文学非遗传承人和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制发“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调查问卷”,会同西城区教育委员会、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与西城区什刹海民俗协会对“北京建城传说”和“什刹海传说”两个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讲述内容进行了筛选和梳理,参与完成相关音频资料的录制,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推动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北京建城传说”和“什刹海传说”目前在北京市什刹海小学内作为试点开展传播。“北京建城传说”是关于北京从建城到建都的民间故事集,内容涉及北京城870余年的建都史,涵盖“内九外七皇城四”的城门文化,“五坛八庙”的庙坛文化,“三山五园”的园林文化和“三山五顶”的民俗文化,由北京著名民俗专家王作楫先生及其弟子李璐先生收集整理,以口述形式录制完成,每天在北京市什刹海小学内的课间操、午间休息时间通过“小海螺”广播站进行播放。
“什刹海传说”是什刹海地区的居民根据什刹海的风土人情、名人典故编辑而成的故事集,是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其丰富内容讲述了什刹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经历复杂巨大演变,成为后人了解北京历史,体验京味文化的重要载体,由西城区什刹海民俗协会的6位老师每周三下午到北京什刹海小学利用学校兴趣班在学校开展现场授课或游学活动,课程开展以来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通过此次总结推进会,西城区检察院将继续会同西城区教育委员会、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西城区什刹海民俗协会等单位凝聚合力,加强深度合作,有效解决活动中的经费问题,同时与相关学校和非遗项目传承人完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从试行阶段转为正式运行,将此项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扩展到区属多所小学,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进入到学校校园,走进孩子的世界,让更多的孩子参与非遗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
图/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