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7年专题 > 全国两会看政法 > 委员看“法”

政协委员赵光育:应探索设立互联网法院

本站发表时间:[2017-03-13]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杨宜中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3月6日接受采访时聊起了他关注的议题:“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设中,亟待加快推动网上法庭向互联网法院审判模式转变,为全国法院互联网审判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赵光育十分关注法院工作。近年来,他注意其所在的杭州,电商平台自身年处理纠纷数以百万计;各基层法院受理电子商务案件数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3年就已达600余件,而且逐年增加。

“浙江法院特别是杭州法院跟我的联络不少,据我了解,杭州法院早在2011年就开始积极探索新型网络空间治理模式。”他说。2015年4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由西湖、滨江、余杭三家基层法院和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电子商务网上法庭试点法院。当年8月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正式上线,专门审理涉网纠纷案件。受此启发,他又花半年多时间进行了广泛调研, 2016年初向全国两会提出了“关于设立中国(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建议”。

“我的建议引起了法院系统的共鸣和重视。”赵光育对记者说,2016年6月,杭州两级法院的相关同志先后登门听取他在这方面的调研情况和进一步想法,并向他通报法院的相关工作情况。同年10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负责法庭建设的领导带领课题组成员,前来听取他关于互联网法庭建设和法院建设的意见。“我和他们研究了这方面的可行性,特别是法庭向法院的过渡。”赵光育说:“由于咱们国家地方大,各地发展情况差异性也很大,所以我建议在一些地方先行先试。”

浙江两级法院十分赞同他“小步走、不停步”建设互联网法院的策略,他们趋于一致的想法是:第一步,以杭州市为管辖区域先行先试,集中受理目前三个网上法庭审理的一审涉网民商事案件;第二步,将管辖范围逐步扩大到浙江全省,并逐步扩大民商事案件类型,同时将部分因互联网管理引发的行政案件纳入试点法院的管辖范围。

2016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率领工作组专程来浙江听取驻浙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赵光育应邀参加了相关活动。景汉朝认真听取了他的建议并给予首肯。“我的想法不但得到了初步试点法院的支持,还得到了最高法院的重视。”赵光育高兴地说。


[供稿单位: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