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5日从石景山法院获悉,随着各类理财产品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老赖”隐匿、转移财产也有了更多途径。依托财产查控系统,自2016年至今,石景山法院共通过网络扣划被执行人存款1095笔,共计9219万余元,有效提高了案件执结效率。
“案件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后,被执行人名下存款越来越少,反而有许多资产用于购买各类基金理财公司的投资理财产品,给法院查控财产执结案件造成了障碍。”石景山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森称,对于基金、债券、期权等新类型资产,法院执行往往面临实际操作上的困境。社会上各类基金投资理财公司常常以业务不熟、不知协助事项是否在其职权范围内为由,推诿拖延办理,甚至有向被执行人通风报信的现象发生,为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提供了可能。
为破解执行难问题,针对基金、债券等理财产品,法院与区金融办和各大银行建立了法院线下查控的绿色通道,直接执行理财产品。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和信用卡纠纷案件中绝大多数被执行人在外地或拒不露面的情况,依托最高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财产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的存款直接进行网上冻结和扣划。
热点解读
更多直击一线
5月13日,北京朝阳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小丽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