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3年专题 > 提振消费信心 聚焦2023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 消费维权

检察力量守护消费者权益

本站发表时间:[2023-03-14] 来源:顺义检察 作者: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充当着消费者的角色,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仅是社会公众越来越关心的话题,也是检察机关工作的重点。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检察官带大家一起聊一聊维护消费者权益背后的那些检察力量。
  一、惩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刑事犯罪
  案例一
  张某在其承租的房屋内,自行购买灌装机、酒瓶等制假工具,灌装假冒“五粮液”“茅台”等注册商标的白酒。后民警在其出租院查获大量假冒注册商标的白酒。经鉴定,起获的白酒均系假冒注册商标产品,非法经营数额达68万余元。
  检察机关认为张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特别严重,对张某以假冒注册商标罪提起公诉。后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检察官说
  案例二
  程某某和朱某某找到经营家庭小作坊的徐某,并向徐某购买了其自己生产的5.16万只劣质仿冒“3M”口罩。接着,程某某利用其医药代表的身份,在药店经营者微信群内发布消息,谎称有一批3M公司为疫情防控连夜赶制的口罩,可向各个药店供货。后20余家药店信以为真,以总价人民币30.9万余元购买了上述劣质口罩。
  经鉴定,上述标有“3M”注册商标的口罩为侵犯“3M”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且过滤效率不符合质量标准。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程某某、朱某某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罚金人民币16万元。
  检察官说
  二、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案例
  李某通过某手机通信软件,从他人处购买公民个人信息9500余条,下载到自己手机中,并出售获利4700元。
  检察机关在发现案件线索后立即与刑事检察部门进行密切协作,充分论证李某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性、社会公共利益受损的事实以及违法行为和受损事实的因果关系。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
  后法院全面支持我院提出的刑事指控及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拘役五个月缓刑六个月,追缴违法所得人民币4700元,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同时判令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李某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采取有效措施删除非法持有的公民个人信息数据,注销侵权使用的通信软件,并赔偿公民个人信息损失人民币4700元。
  检察官说
  三、开展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案例
  部分短视频平台用户在“直播带货”“视频推荐”时存在违法行为,如销售没有食品标签、生产许可证编号不真实的“三无”食品,在食品销售详情页面对成分或者配料表等信息未予明示等行为,造成了食品安全隐患,损害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检察院针对上述行为依法向相关单位送达检察建议书,建议该单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对直播和短视频营销平台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加大对平台内直播和短视频电子商务行为的监督管理力度,开展专项整治。凝聚公益保护合力,共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检察官说

  假如你遇到了
  侵犯自己消费者权益的情况
  不要犹豫
  拿起法律武器,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协商解决 如果你买到了有问题的商品,可以先跟商家进行协商,要求赔偿。
  2.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如果与商家沟通后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你可以拨打12315投诉电话,或登录315官方投诉网站反映情况。
  3.法院诉讼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
  4.行政申诉 可以向当地的工商部门或质检部门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
  5.举报控告 如果发现危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请依法及时向相关行政执法机关举报控告。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