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每个人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
都会遇到影响自己深远的老师
检察官们也不例外
检察官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对她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石检小编采访了本院赵晓敏检察官
回忆她与研究生老师王洁的二三事
△图为赵晓敏(后排右二)等与王洁教授(前排右二)合影留念
以下整理自赵晓敏检察官口述:
2011年,我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法律语言方向毕业,考入北京石景山检察院。王洁教授是我研究生期间的老师,她是一个拥有魔法的园丁,可以让法律语言在学生心里开出向阳花。还记得开学第一课上,她说:“法律语言研究必须扎根于中国的司法实践,你们是法律语言研究中心的宝贝,语言学会为你开启一扇窗,让你们多一个视角去研究你们挚爱的法律,未来,我们一起‘为祖国做学问,过美丽人生,做最美奋斗者’”。
平时,王老师像妈妈一样守护我们成长。在小经厂胡同那个清净却充满烟火气和书香气的“一线天”里,她会用很长时间给我们煲汤炖肉,微笑地着看我们像小野兽一样把一锅肉吃个精光。那个铺着蓝色印花桌布的餐桌,常常成为老师教我们生活礼仪和做人做事道理的课堂,她给我们讲述她的人生,讲她在世界各地的见闻,讲她对生活的感悟。
如今,老师虽已至耄耋之年,却依旧心系中国司法实践。不管在哪里看到语言运用特别棒的法律实践者,她都像一个执着追星的小姑娘,想尽办法找到这些人,访谈、旁听庭审,探究他们的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故事。这些年,老师追过宋鱼水法官、方工检察长、苗生明厅长、张军检察长……她还有一串长长的追星名单。
毕业后,我作为法律语言研究中心和检察系统的桥梁,跟随王老师完成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公诉法律文书规范化问题研究、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法律文书抽样评查、张军检察长接访语言分析等。老师说,我是她的挚交小朋友,以前她护着我,未来我护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