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亮,现任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曾获全国未检业务竞赛能手、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未检业务能手、西城青年之星等荣誉,参与创建的涉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类案法律监督模型获全国一等奖,办理的多个案件获评最高人民法院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十大优秀案例、北京市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北京市检察机关“守民心、护民心”刑事精品案件、“十大检察好故事”等。
全身投入首都治理,彰显青年担当。2023年,以极高的检察职业敏感性,从一起“持假特种作业操作证违规上岗”小案中,起底巨大制假贩假灰黑产业链。通过研发、建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深挖上下游犯罪,还原犯罪组织结构,全程介入、引导侦查,最终推动跨全国17个省份、涉及1.9万余张假证的犯罪团伙被捣毁。监督模型被市检察院列入重点专项并全市推广,目前全市已查获近三百人,排查上千家工地项目,清理假冒国家网站226个,为全市建筑行业的风险隐患排查提供了精准数据,维护首都生产安全。模型已在天津、河北实现线索落地,并向上海、浙江等地检察机关分享模型规则和数据,实现跨区域联动履职,多省市成果复制,有力打击假证泛滥现象。
多年从事未检工作,传递检察温度。先后参与办理近200件涉未案件,注重“问题孩子”的精准帮教和“受害少年”的全面保护。办理的“五少女欺凌案”系北京首例校园欺凌入刑案件,回应社会关切,为后续类似案件的办理起到示范作用。疫情期间针对未成年人用网情况,联合教委排查网课平台等智能终端,斩断网络性侵黑手,严厉打击“隔空猥亵”行为。办理西城首例支持起诉撤销监护人资格案,及时变更抚养权,帮助申请国家司法救助,安排长期心理治疗,给予未成年被害人司法关怀。
敢于冲锋,做好“红墙卫士”。在疫情防控期间,先后担任两个医学观察点行政点长。以检察干警的严谨与热情,服务上万名群众,赢得留观人员的理解与信任,圆满完成各项后勤保障任务。此外广泛参与普法宣传工作,进学校、社区、机关近百次,讲述检察故事,传递法治声音,共护平安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