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24年,房山分局接群众报警求助3700余起,全体工作人员在生活中自发帮助群众2000余起,收到群众送来锦旗420余面。沉甸甸的数字彰显着房山分局同志们心系群众、胸怀大爱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发扬。这些“雷锋”行为,像春风一样,吹进群众的心里,让辖区的平安和谐之花越来越茂盛。
路见有难不旁观
2024年10月6日,房山区十渡镇。“嗡,嗡,嗡!”一阵发动机声嘶力吼地轰鸣之后,白色哈佛轿车又失望地回到原地。司机从驾驶室下来,看了看深陷大坑的后轮,无可奈何地挠了挠头。打电话叫拖车,由于离城区比较远,需要花不少钱,过往的车和人都不多,也没有主动愿意来帮忙的。正在发愁之际,一辆警车正好来到了旁边。“怎么,开不上来了?”正在辖区巡逻的十渡派出所副所长李远从警车上下来后问。“没留神,掉下去了!”司机焦先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进一步询问得知,焦先生自驾到此,操控不慎,将车开到了沟里。 李远看了看,发现车头扎到路边沟里,车底盘卡在马路牙上,导致车辆失陷。坑不是很深,想想办法应该可以弄上来。于是李远和同事当即就地取材,找来石头砖块,垫出斜坡,再用千斤顶支出空当,然后清理沙子继续垫石头,花了一个小时左右,才和焦先生合力将车辆开出深坑。“虽然不属于执法范围内的事,但是,看到群众需要帮助,我们还是应该伸一把手。”李远说。
紧急时刻伸援手
2024年10月21日傍晚,反特巡支队特警大队民警王骏博驾车经过青龙湖口头村时,看见四名穿骑行服的女士推着车,其中一人好像受伤了被伙伴搀扶着正慢慢下山。王骏博立即停车上前询问。四位阿姨说,她们平时就爱骑行,这次特意骑到山里游玩,可徐阿姨在下山时不慎翻车,胳膊受伤无法活动,急需就医,由于受伤的地点偏僻,打不到车,路过的车本就不多,伸手拦车未果,就只能徒步下山。“阿姨,您稍等,我先把自行车放到村委会,然后我拉着您去医院!”“谢谢你,小伙子,我们正说摔个大跟头真倒霉,就遇见你了!”随后,王骏博带着徐阿姨到良乡医院急诊室进行治疗。11月7日,徐阿姨和四名好友将一面写有“紧急时刻伸援手,助人为乐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了分局,并向接受锦旗的特警大队政委吴云龙表示,“真是没想到,一下我这胳膊就摔骨折了,多亏了小王警官,及时送我去了医院。”徐阿姨来送锦旗的时候,王骏博外出执行任务,回到队里知道徐阿姨来过,看看自己的警服、帽檐上的警徽,心里暖暖的,在群众需要时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是职责也是热爱,是使命担当化作满心温暖。
践行守护的承诺
2024年12月17日夜间,八一桥公安检查站民警贾俊伟在执勤期间,发现检查站进京方向车道旁躺有一男子,立即上前进行查看,发现该男子浑身酒气,且神志不清、言语模糊,显然是醉酒了。由于天气寒冷,民警担心男子长时间在户外可能会造成失温危及生命,遂上报值班领导。由于当时车辆较多,该男子所在的地方十分危险,为避免对其造成人身伤害,副站长马鑫查看该男子无明显外伤后,和民警一同将该男子搀扶至安全地带,并试图与该男子聊天确认其身份信息,但该男子醉酒严重无法回应。站里有人说该人面孔较熟,可能是附近村里的人。民警遂联系当地村委会进行核实,体貌特征一说,材委会人员确认为该村村民。于是马鑫带领检查站工作人员将该男子送至村委会,并协同村委会人员将该男子安全送回家中。
向前一步显担当
2025年2月20日夜间,在南白检查站一名拖着行李箱的男子找了过来,“您好,我手机和充电宝都没电了,能从你们这儿充会电吗?“没问题啊,来,你跟我来值班室充电。”辅警曹大力一口答应下来。进了屋,曹大力打量着,心里犯起了嘀咕,这男子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大半夜的还带着个行李箱,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就想跟他聊聊,估计他也是遇到什么难处了。男子说自己刚满18岁,是山东人,因跟家人拌了几句嘴,一气之下没有和父母说,从老家跑到北京准备打工,打算找个保安的工作。曹大力一听这个情况,觉得这年龄还是个孩子,涉世未深,又是跟父母赌气出来了,容易头脑一热干出点什么傻事,就赶紧汇报给站长刘国庆。刘国庆给男孩的手机充上电,就劝解他给其母亲打电话报个平安。电话刚一接通,对面的男孩母亲就哭了起来,说家里已经找了好几天了,亲戚朋友都问遍了,谁能想到孩子跑到北京。希望北京警察好好帮着教育教育,还得回来上学呢。这边,刘国庆一直陪着男孩,耐心地教育开导他,还是要回家踏踏实实地跟家人在一起,再商量后续的事情。那边,辅警曹大力又给男孩准备了热乎乎的食物。最终,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鲁莽行为,听从了民警的劝说,决定回家。刘国庆站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男孩母亲,还安慰到一定会帮着订票,也会安排人将他送到火车站,盯着他坐上返乡的列车。在途中,辅警曹大力也一直与男孩保持联系。男孩到家后,其母亲第一时间拨打了曹大力的电话,哭着对北京民警表示感谢。
点滴温暖汇聚公安力量
平凡小事彰显为民大爱
房山公安将持续用行动传递雷锋精神
用担当续写“雷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