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5年专题 > “植”此青绿,“政”“植”有我 > 共植青绿

“检察+碳汇”为花园城市建设增添新色彩

本站发表时间:[2025-03-13] 来源:怀柔检察微信公众号 作者:
  阳春三月,草木蔓发,在第42个植树节来临之际,怀柔区检察院联合区法院、区园林绿化局、桥梓镇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来到生态修复补植复绿示范基地,开展植树造林暨法治宣传活动。
 
  碳汇修复,水碧山青
  一行人查看某非法采矿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补植复绿“碳汇林”生长情况。该案中,违法行为人通过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购买林木替代修复,如今林木茁壮成长,生态逐步恢复,既切实彰显了 “谁破坏,谁修复” 的法治理念,也为异地修复、替代性修复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本。
  绿润生态,法护乡村
  参加活动人员立足自身职能,通过派发法治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案例、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向前来植树的志愿者普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检察人员详细介绍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着力提升检察公益诉讼助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知晓度。
  培土植苗,共添新绿
  基地负责同志介绍了基地运行的基本情况,专业人员向大家讲解林木种植、抚育管护的基本知识,大家挥锹铲土、扶苗填坑、浇水灌溉,合力栽下棵棵新苗。一棵棵树苗扎根沃土,象征着生态修复的希望与力量,也昭示着多方协作守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碳汇”进行了定义,即“任何清除大气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并首次将“汇”的方式确立为减缓气候变化的一项主要措施。实践中,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固定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核心力量。
  怀柔区检察院在办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积极探索“碳汇替代”“劳务代偿”公益诉讼检察新模式,切实弥补受损公益,制定《关于落实<服务保障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工作指引>的具体举措》,汇集生态检察共筑花园城市力量。下一步,怀柔区检察院将坚持立足怀柔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在法治轨道上做好“检察+行政”有机衔接,依托生态修复补植复绿示范基地、公益减碳示范林、长城公益保护示范基地等“基地群”,持续积极探索碳汇替代性修复方式,推动构建“破坏-修复-增值-反哺”的可持续发展闭环,筑牢立体化生态检察守护网,为“展翅腾飞看怀柔”增添怀检力量。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鹏]